门神是我国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,每逢新年的时候,人们将门神的画像贴在门上,用以驱鬼避邪,保平安等。财神则是传说中主管财源的神仙,家里供奉财神用以保佑财源滚滚。门神和财神我们经常见了,那么你们又了解门神与财神的由来吗?请各位跟着小编一同往下看。
门神的由来:
门神系道教因袭民俗所奉的司门之神。民间信奉门神,由来已久。《礼记·祭法》云:王为群姓立七祀,诸侯为国立五祀,大夫立三祀,适士立二祀,皆有“门”、“庶、士、庶人立一祀,或立户,或立灶。”可见自先秦以来,上至天子,下至庶人,皆崇拜门神。
门神的前身是桃符,又称“桃板”。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,能克百鬼,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辟邪之具的风习,以桃木作桃人、桃印、桃板、桃符等辟邪。
门神,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、郁垒。东汉应劭的《风俗通》中引《黄帝书》说:上古的时候,有神荼、郁垒俩兄弟,他们住在度朔山上。山上有一棵桃树,树阴如盖。每天早上,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。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,便将其绑了喂老虎。
后来,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、郁垒的画像,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。南朝·梁·宗憬《荆楚岁时记》中记载:正月一日,“造桃板着户,谓之仙木,绘二神贴户左右,左神荼,右郁垒,俗谓门神。”然而,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,却不是神荼、郁垒,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。在班固的《汉书·广川王传》中记载:广川王(去疾)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,短衣大裤长剑。到了唐代,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。
人们为什么会把他们印在纸上当做门神呢?据说有这么一段传说:一天,唐太宗梦见一位大将军来向他求救。那位将军说:“我是东海的龙王,玉帝命令我到人间降雨,唉!我去迟了,以致河水干了,土地裂了,全国各地都闹旱灾,玉帝知道后大怒,判我死刑,明天午时由你的大臣魏征监斩,到时候,您如果能想办法让魏征不来,我就能活命。”太宗很同情龙王,就答应了他的请求。
中国特色民俗文化 门神与财神的由来
第二天一大早太宗就叫魏征来陪他下棋,从早上一直下到中午,魏征实在太累了,就打了一个盹儿,谁知他竟然在梦中去监斩了。
从此以后,海龙王的冤魂每晚都来找太宗,抱怨他言而无信,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。太宗告知群臣,大将秦叔宝道: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。太宗答应了。那一夜果然无事。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,遂命巧手丹青,画二将真容,贴于门上。仔细观察,其中一位手执钢鞭,另一位手执铁锏。执鞭者是尉迟敬德,执锏者是秦叔宝即秦琼。
后来的唐明皇也生了病,一个多月都没好。梦见一个大鬼捉住偷窃的小鬼,大鬼说:“臣是钟馗,殿试没有被录取,誓为陛下除去天下妖孽。”皇帝从梦中醒来,病随即好了,于是召名画师吴道子,要他按梦中所见,将钟馗画出来。从此,就有了挂钟馗像的习俗。此外门神还有赵云、马超、孙膑、庞涓、萧何、韩信、岳飞、燃灯道人等。
财神的由来:
财神又称赵公元帅,赵玄坛。中国古代民间信奉的司财之神。但唐宋及其以前诸书如干宝《搜神记》《真诰》《太上洞渊神咒经》等,皆以为五瘟之一。直至元代成书明代略有增纂的《道藏·搜神记》和《三教搜神大全》始称之为财神。
据此记载,赵公明身兼数职:既是神霄副帅,要掌管驱雷役电,唤雨呼风;又是张天师炼丹守护神(玄坛元帅),要掌管玄坛传度,训导建功谢罪;又是瘟神,要掌管除瘟剪疟,保病禳灾;又是财神,要掌管公平买卖,使人得利;其作为财神的面貌,还不很清楚。《封神演义》第四十七、四十八回,写峨眉山道人赵公明助商,五夷山散人萧升、曹宝助周。双方交战,各显道法,姜子牙最后用巫祝术才将赵公明弄死。
以后姜子牙封神,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,统率招宝天尊萧升,纳珍天尊曹宝,招财使者陈九公,利市仙官姚少司。显然,作者是把赵公明作为财神来写的。给他安排了诸如招宝、纳珍、招财、利市等部下后,其作为财神的形象就较为清楚了。
明清时期,各地建庙塑像以祀之。其像头戴铁冠,一手执铁鞭,一手执翘宝,黑面浓须,身跨黑虎、全副戎装。俗以三月十五日为神诞日,设献祭之。但也有以阴历正月初五日为财神生日的。届时,许多地方商家都置办鱼、肉、水果、鞭炮,供以香案,迎接财神。明清时一些地方志,如《姑苏志》《浙江通志》等,又称赵公明为三国蜀将赵子龙之从兄弟。
由于中国历史悠久,地域辽阔,除许多地区奉赵公明为财神外,又有一些地区以春秋战国时之范蠡或五路神何五路为财神的。《铸鼎余闻》卷四云:“五路神俗称为财神。其实即五祀门行中霤之行神,出门五路皆得财也。”又云:“《无锡县志》载,或说云神姓何名五路,元末御寇死,因祀之。”或云:“此又一神,与财神无涉。”此外,还有文财神、武财神之称,说者以殷代忠臣比干为文财神,关帝为武财神。
时至今日门神与财神的原有功能以淡了许多,更多的是增添喜庆的氛围以及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。以上便是门神与财神的由来的全部内容,希望对你有帮助。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,可前往民俗知识栏目进行浏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