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康起名网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民俗知识 > 下元节是哪一天

下元节是哪一天

时间: 2015-09-08 16:38:48 作者: 小编003

在我国众多传统节日中,很多都被人们所熟知,但是三元节你知道是什么节日吗?其实三元节就是上元、中元、和下元这三个节日。通俗点讲,上元节就是我们俗称的正月十五元宵节;而中元节则是七月十五盂兰盆节,就是俗称的鬼节。那么下元节是哪一天呢?这一天有着怎样的习俗呢?今天安康网就跟大家来了解一下关于下元节的知识。

下元节是哪一天

农历的每年十月十五为汉民族的传统节日,下元节。又叫下元诞、下元水官节等。这一节日严格来说是一个道教节日,来源于道教所谓上元、中元、下元“三元”的说法。

下元节的别称

根据中国的历法,农历在十月十五,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,在这个月圆的时候,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。古老的“下元节”,亦称“下元日”、“下元”、“下元诞”、“下元水官节”。

下元节的来历

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。道家有三官,天官、地官、水官、谓天官赐福,地官赦罪,水官解厄。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、七月十五、十月十五,这三天被称为“上元节”“中元节”“下元节”。

道教认为,“三元”是“三官”的别称。上元节又称“上元天官节”,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;中元节又称“中元地官节”,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;下元节又称“下元水官节”,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。道教《太上三官经》云:“天官赐福,地官赦罪,水官解厄”,一切众生皆是天、地、水官统摄。三官大帝又被分别对应于尧、舜、禹,所以,下元水官也就是因治水而闻名的大禹王。下元节也就是人们庆祝水官的诞日,感谢他为人间所做出的贡献而设立的节日。

下元节是哪一天
下元节是哪一天

下元节的习俗

在下元节里,人们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庆祝呢?有哪些习俗和专门的吃食呢?我们来看一下。

一、习俗活动

1、焚“金银包”等祭拜祖先亡灵的活动:民间折红绿纸为仙衣,折锡箔为银锭,装入白纸糊的袋中,正面写“谨言冥宝一封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”,下书“子孙某某百拜”,背面写“某年、某月、某日谨封”,俗称“金银包”,叩拜后焚化。除此以外,还有其它常见的祭拜祖先活动。

2、道教专门场所的有关活动,下元日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。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,如祈福、镶灾、拔苦、谢罪、求仙、延寿、超度亡人等等,皆要修斋。修斋的方法大致分两类:一类略有三种,一设供斋。即设坛供斋蘸神,借以求福免灾。古代结坛方法有九种:上三坛为国家设之,中三坛为臣僚设之,下三坛为士庶设之。后世设坛渐弛。供斋可“积德解愈”;二节食斋。古人于祭祀之前,应沐浴更衣,不饮酒,不吃荤,以求外者不染尘垢,内则五脏清虚,洁身清心,以示诚敬,称为斋戒。斋戒可“和神保寿”;三心斋。心斋可“夷心静然”。另一类大略有九:一粗食、二蔬食、三节食、四服精、五服牙、六服光、七服气、八服元气、九胎食。除此之外,如持诵、忏法、祭炼等一切法事,也都包括在修斋范围之内。

这一天,道观做道场,为民众解厄除困,民众前往道观观祭,并在道观中拜祭下元水官和祖先。

3、祭禹:水官大帝禹的诞辰日,各地禹庙等大禹纪念场所常有祭祀活动。

4、做糍粑等食俗:这一天,人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,蒸麻腐包子等。

5、家中拜祭下元水官:每逢下元节来临,水官下降凡间巡查人间善恶,为人们解除灾难。家家户户张灯三夜,在正厅上挂著一对提灯,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。

6、“水色”等户外活动:水,和“水官”有关,色,色彩丰富。一般是扎彩船,在河中巡游。水色由此得名。

二、节令食品

民以食为天,在这么有传统特色的节日里,自然少不了传统的节日美食。而且饮食风俗是节日习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在长期的、众多的节日活动的实践中,人们形成了独立的、特殊的节令食品,诸如春节吃饺子,正月十五吃元宵、端午节吃粽子,中秋节吃月饼等等,它同其它风俗习惯一样,作为民族的一种共同情感、共同心态.统一着人们的节日行为,对节日的生存、发展起着重要作用。

下元节也有其独特的节令食品,以北京为例,过下元节时,家家户户都要做“豆泥骨朵”。“豆泥”就是红小豆做的“豆沙馅儿”。是北京小吃“豆沙包子”。这种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“豆沙包子”,在几百年前的明代,早已是孟冬十月的节令食品了。

三、下元节在民间的传承

这里主要讲的是旧时常州人民是怎么过下元节的。

农历十月十五,民间传统的“下元节”,又称“下元日”,旧时人们又尊这一天日为“水官生日”。这是因为常州属江南水乡,农村多种水稻,副业捕鱼捉虾、驶舟航船等等皆与“水”有深厚的缘分,所以农家对“水官生日”特别重视,多于此日“斋三官”(祭祀天官、地官、水官),祈求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

“斋三官”之俗起源甚早。南宋吴自牧《梦梁录》载:“十月十五日,水官解厄之日。官观士庶设斋建醮,或解厄,或荐亡。”可见唐宋时代道教对此已极为重视。而道教诸神之中,“三官”地位颇高,特别是在黎民百姓之中影响较大,其起源乃是土生土长的原始民间信仰中人们对天、地、水的自然崇拜。另据《典略》,东汉时早期的道教就吸收了传统的原始民间信仰,奉天、地、水“三官”为主宰人间祸福的神灵了。至宋代又将“三官”与“三元”(正月十五“上元”为天官生日,七月十五“中元”为地官生日,十月十五“下元”为水官生日)联系起来,称“三官”为“三元”。后来,随着道教的逐步衰落,百姓对“三元”的认识逐步模糊,三官生日也越来越淡化了。

可是,“斋三官”的风俗在常州地区农家,却一直传承。到了近代,主要是新米磨粉做团子。武进(地名)农谚云“十月半,牵砻做团斋三官”(注意:斋三官的团子是通常的小团子,不是“十月朝”的“糍团”)。有些农家还按古制,在大门口竖起高高的“天杆”,白天在杆顶张挂杏黄旗,旗帜上写“天地水府”、“风调雨顺”等字样,到了晚上则换上三盏“天灯”,以示祭祀天、地、水“三官”。解放以前,东门外“三官堂”香火极盛,届时前往烧香念佛的善男信女云集坐夜,通宵达旦讽诵《三官经》。但是,坐夜念佛的婆婆多数没有文化,念佛口耳相传,有口无心,难免以讹传讹,穿凿附会,错误百出,往往闹出许多笑话来,所以常州民间谣谚中有“瞎传三官经、丝瓜炒面筋”之句,常州方言也有“瞎缠三官经”或“瞎串三官经”的说法。

清代,常州城内每年十月十五“下元节”也自有一番热闹。诗人洪亮吉《南楼忆旧》中有诗为证:“才过中元又下元,赛神萧鼓巷头喧。年来台阁多新鲜,都插宫花粉杏园。”亮吉自注云:“赛神会中每用七、八人扛一桌,上扮金元院本诸故事,名台阁。”说当时民间行会新鲜热闹、丰富多彩。此俗辛亥革命以后逐渐废除。

看来,下元节在以前也是一般蛮热闹的节日,可惜在时代的变迁下逐渐没落了,以至于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有这个节日的存在。如果能重现一下当时的盛状,那真是让人开眼界啊!

与下元节相关的诗词

古代很多诗人也为下元节留下了动人的诗篇,我们来看一下,在各位诗人眼中的下元节是怎样的吧~

下元日诣会庆节所道场,呈余处恭尚书

杨万里

琳宫朝谒早追趋,漏尽铜壶杀点初。

半缕碧云横界月,一规银镜裂成梳。

下元节

自拈沉水祈天寿,散作非烟满王虚。

已被新寒欺病骨,柳阴偏隔日光疏。

下元日五更诣天庆观宝林寺

陆游

朝罢琳宫谒宝坊,强扶衰疾具簪裳。

拥裘假寐篮舆稳,夹道吹烟桦炬香。

楼外晓星犹磊落,山头初日已苍凉。

鸣驺应有高人笑,五斗驱君早夜忙。

《沁园春》

无名氏(宋)

冰壑平生,如伯伦狂,似希乐豪。喜欢书不用、菊茶明眼,登山不倩、藜杖扶腰。

豆粥萍虀,鱠羹鳞脯,湖海人常折简招。谁云老,有满怀风月,藏在诗瓢。

凌晨向鹄冲霄。道昴宿于今又应萧。记垂弧令节,恰当后日,下元好景,正属前朝。

冷胆如天,刚肠如剑,须把千杯寿酒浇。那堪更,是梅花时月,烂熳溪桥。

鄱湖渔歌下元节五八初度

虚龄称甲子,初度值霜天。

沧海帆方满,瑶池月正圆。

逍遥知鹤性,淡泊占松年。

可望期颐酒,霞杯醉寿筵。

现代人经常过节日,然而经常过的都是西洋节日。而且无论是什么节日都能过成情人节的样子,让许多有另一半的男孩子非常抓狂。其实个人觉得,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也应该像西洋节日那样,被国民所重视起来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毕竟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遗产啊,总不能到了我们手里就什么就丢了吧。

 
在线测试